CSF3R是一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又称为GCSF-R或CD114。对粒细胞成熟至关重要。在中性粒细胞谱系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存活中发挥关键作用。此外,它可能在细胞表面的某些粘附或识别事件中发挥作用。在大多数重度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SCN)病例中,已发现多能造血祖细胞获得的CSF3R突变可导致受体的截短型高反应型。携带这些突变的患者有发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或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风险。
CSF3R的表达分布
CSF3R主要表达在滋养层细胞,在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造血干/祖细胞、B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亚群中也有少量表达。

(数据来源 uniprot)
CSF3R的结构
GCSFR是由CSF3R基因编码的813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属于I类细胞因子受体家族成员。该受体是一种跨膜蛋白,由几个功能性的细胞外和细胞内域组成。细胞外区域包含一个免疫球蛋白 (Ig)类域、一个细胞因子受体同源(CRH)类域和三个纤维连接蛋白类型III(FNIII)类域。细胞内区域包含三个不同的基序,以及四个对有丝分裂信号转导至关重要的酪氨酸残基。

(数据来源 uniprot)
CSF3R的信号通路和调控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与GCSFR结合通过主要诱导受体的酪氨酸磷酸化来激活信号转导途径,从而激活JAK/STAT途径,MAPK信号通路和PI3K-AKT信号通路。这些信号通路的激活可以促进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存活,同时抑制细胞凋亡。

(数据来源 Park SD, et al. Front Oncol. 2022)
CSF3R与疾病
在癌症中CSF3R主要通过激活下游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同时影响肿瘤微环境,为肿瘤生长和转移创造有利条件。CSF3R在多种癌症中异常表达,包括乳腺癌、膀胱癌、胶质瘤、神经母细胞瘤等。这种异常表达通常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不良相关。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CAFs(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在缺氧条件下分泌CSF3,激活TNBC细胞中的CSF3R。这导致PGM2L1依赖的糖酵解重编程,增强肿瘤细胞的恶性表型。具体表现为TNB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增强。靶向CSF3R及其下游通路(如PGM2L1)有望成为TNBC、AML等疾病的新策略。

(数据来源 Qin W, Chen B, Li X, et al. Cell Death Dis. 2025)
CSF3R的靶向治疗
Benegrastim(Ryzneuta),是一款靶向CSF-3R(GCSFR)的融合蛋白,由亿一生物医药开发(上海)有限公司研发,用于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热、乳腺癌、帕金森等疾病。2023年05月06日,在中国获批上市,用于预防和治疗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药物后出现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Ryzneuta是一种包含人G-CSF和人免疫球蛋白G2(IgG2)可结晶片段域(Fc)的重组融合蛋白。Ryzneuta以同源二聚体形式存在,具有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在每个氨基(N)末端各有一个G-CSF分子。
Anumigilimab是由CSL开发的一种靶向CSF3R的单克隆抗体,目前处于临床2期研究阶段,用于治疗化脓性汗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炎症等疾病。目前未查到相关的研发进展。

我们收集整理一批CSF3R相关抗体序列信息。文档可关注公众号,号内回复“ CSF3R ”下载。

